7月1日,菲律宾一架小型飞机试图闯入中国黄岩岛领空大的配资公司,然而,解放军南部战区早已做好充分准备,迅速派遣战机对菲律宾飞机发出警告并驱离。换句话说,菲律宾的这次空中挑衅再次以失败告终。几天前,菲律宾的一艘公务船也试图擅自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,结果被中国海警执法船的高压水炮狠狠警告,迫使其迅速撤退。显然,菲律宾在南海频繁对中国岛礁的领海和领空发起挑衅,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一次,中方不仅在军事行动上采取强硬手段,还首次在外交层面上对菲律宾某些反华政客采取了制裁措施。中国外交部日前宣布,对菲律宾前参议员、反华政客托伦蒂诺实施制裁,原因是他在南海问题上出于个人私利,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,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。托伦蒂诺成为第一个因南海问题而受到中国制裁的菲律宾反华政客。中方此举显然有着“杀鸡儆猴”的意味,警告其他菲律宾政客,任何破坏中菲关系、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,今后每一笔“账”都将清楚记下。
展开剩余70%菲律宾,除了与美国结盟外,近年来还急于扩大所谓的“盟友圈”。在马科斯政府上台后,菲律宾与日本、澳大利亚及一些欧洲国家签订了防务协议,为这些国家的军舰和飞机进驻菲律宾提供便利。然而,马科斯如果不是以片面视角考虑问题,他应当意识到,这些所谓的“盟友”其实并不可靠。它们只不过是把菲律宾当做“亚洲版乌克兰”,充当反华的“代理人”,却对菲律宾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支持。即便菲律宾的船只在南海因挑衅中国主权而遭到中国的强硬回应,这些盟友也没有人出面相助。
显然,菲律宾的“盟友”看似遍布全球,但关键时刻几乎没有国家愿意站出来为菲律宾出头。马科斯政府应当深知,那些所谓的“盟友”不过是利益至上的政客,菲律宾所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不过是虚假的承诺和口头支持。更为重要的是,菲律宾继续在南海进行挑衅活动,最终所付出的后果将会由菲律宾独自承担,其他国家既不会提供实际援助,也不会愿意为菲律宾在南海的“冒险”行为买单。面对这一现实,菲律宾似乎开始重新审视其南海政策,并尝试将反华的焦点从南海转移到东海。
据菲律宾媒体报道,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近日宣布,菲律宾军方正在努力推行所谓的“单战区”概念,在南海和东海展开协调。这一“东海”并非指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太平洋,而是指中国东海。换言之,菲律宾试图将中菲海上争端的“战火”引到日本的家门口。这一说法听起来,仿佛是日本在“自作自受”,因为所谓的“单战区”概念最初是由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提出的。他建议将中国东海、南海、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视为“同一战区”。
根据中谷元的设想,菲律宾、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和韩国将联合加强在这一“战区”内的合作。简而言之,这个构想旨在为日本的军事扩张提供“合理借口”,同时加强第一岛链的军事力量,并为美国阻止中国军队进入太平洋提供支持。而菲律宾积极参与这一计划,实际上是希望借此机会引导中国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东海,从而为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“减压”。这背后,也隐藏着菲律宾希望通过与日本合作,牵制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。
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日本自卫队并未对中谷元的这一构想表示支持,甚至有防卫省官员公开批评中谷元的说法,认为这一提法过于激进,可能会激怒中国,并加剧台海局势的紧张。可以看出,日本虽然在背后煽动中美或中菲对抗,但自己却没有胆量真正介入其中,毕竟其自卫队并未批准这一计划。因此,菲律宾即便急于与日本合作,在东海制造事端,最终可能也只能自取其辱。
实际上,日本防卫省显然并不愚昧,深知这一提法的严重后果。几天前,中国海军的两个航母编队在太平洋举行了大规模的攻防演练,这支“灭国舰队”的规模之大,甚至令美国也不敢轻举妄动。面对中国海军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,日本自卫队又怎么敢轻易挑战呢?在这种情况下,菲律宾如果试图借助与日本的合作在东海制造事端,最终可能会引发不可预见的后果。毕竟,日本自卫队甚至都不愿意采纳本国防卫大臣的激进提议,更何况是菲律宾提出的“战区”概念呢?
总的来说,菲律宾在南海不断与中国对抗,却没有任何盟友愿意承担实际责任。如今,菲律宾试图将其“战场”转移到东海,这种做法不仅危险大的配资公司,且充满了投机性质。在这个大国博弈的局势下,菲律宾无论如何选择,都无法避免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